av影片

ACM-OJ|English
研究生教育
2025年av影片 秋季学术报告预告(第一期)
  时间:2025-10-24 11:42  来源:    浏览

报告1

亚洲高山区冰川厚度与储量及其对三江源未来水电潜力影响研究

报告人庞校光 博士

 20251028(周二)下午1600-1645

 6号楼6228

报告人简介

庞校光,博士,讲师。202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av影片 大学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现就职于av影片 。主要从事山地冰川监测与冰厚/冰储量模拟相关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

报告简介

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亚洲高山区是全球最大的山地冰川区,为下游约20亿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活用水,其冰川变化直接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随着全球变暖和青藏高原暖湿化加剧,这座固体水库快速消融,面临着严重威胁。冰川厚度的本底数据,是量化冰川未来演化、水资源安全与影响评估、海平面上升贡献预测的基准。本报告从冰川厚度估算方法开始,介绍了基于冰川运动特征构建的冰厚模型,以及未来演化对下游水电站发电潜力的影响。

报告2

近二十年中国水分限制区植被对土壤骤旱的响应

报告人姚亭亭 博士

 20251028日(周二下午1645-1730

 点:6号楼6228

报告人简介

姚亭亭,博士,讲师。202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av影片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就职于av影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生态水文过程相关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主流期刊论文4

报告简介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干旱正在向骤旱发生转变。由于预见期短、发展迅速,与缓慢发展的干旱事件相比,骤旱更加难以预测和应对,往往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中国水分限制区成为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旱地之一,其生态系统对水资源压力非常敏感。本报告介绍了近二十年中国水分限制区骤旱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探测不同功能型植被对骤旱的响应差异。